教育自传 | 我的老师们试图教会我的

akimido 的头像

本文是作者写于《中学地理研究方法》课程上的作业。

2023.05.30

高中的时候我就在感慨,自己竟然已经上了十多年学、这是我人生中除吃饭外坚持的最久的事情。作为普通人的一员,我目前有五段教育经历,从幼、小、初高中到大学。我很庆幸每一年的老师都给我带来很正向的影响,我几乎能随口说出任一年班主任的名字、借此铭记每一位的教导。时间的流逝会让我忘掉很多事情,对于老师们来说会忘掉不悦与苦恼、将有限的记忆尽可能留给美好。借这个机会,我也想系统性的回顾一下老师们的谆谆教诲,以获取教育智慧指导我的未来。

我家来自县城农村,在2003年的夏天移居郑州市区。尽管我幼小初12年都在偏郊区的学校就读,但外来务工子女仍然是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。一年级班主任名为吴莹莹,教英语和数学,后来才知道她也教高年级英语、到大学我也了解到小学老师是全科培养,“一个顶俩”。吴老师很惊奇地发现我的数学天赋,用“惊奇”是因为后来我发现自己并不擅长数学、但吴老师还是给了我机会。当年学校会留一些学生进行口算训练,我也是其中之一,每日的内容是写口算题卡和印刷的卷子。那时候老爹在的厂里有打印机,平时他会拜托工友帮忙打印一张习题带给我做。我也很高兴把这件事分享给老师,老师高兴之余托我家印刷班里所有同学的卷子。老爹说厂里打印机也不够用,可能也是担心我说大话被区别对待、母亲拿到打印店自费印刷。我模糊记忆里的吴老师人很棒,当下的我忘记了其他事情,只能从其中吸取更多的教育思想。首先必是公平待生,对于学生情况我只了解基本信息和在校情况、点到为止即可,剩下的家庭背景信息则等必要时再调取。其次是不要求学生和家长建设班级,这里不是说拒绝家校合作、而是应该有组织性和规范性的家校合作,不单独把任务委托给学生,作业也是如此。

二年级的张宝珠老师是一位感性的语文老师。印象最深的是讲王二小的一篇课文,文章里在描述王二小遇害的过程。大概是和我们年龄相仿的缘故,张老师讲了几句、看着我们,旋即流下眼泪,课堂上霎时间宁静。尽管有耽误课程之嫌,但我想没有人会讨厌能够讲自己代入课文、再传达出情感的知性老师,这大概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课程思政。

三年级时候小学因教学楼之一被认定为危楼、学校转移学生到一栋教学楼并合班,每个年级并为两个班、每班人数是可怕的80余人。那一年的班主任是万颖珍老师,同时兼备清新与优雅的风格,也是第一位委以我班级管理重担的老师。在她的引导下我参与不少班级事务,迎来一些小小的启蒙。某次考试过后,临时请假的她委托我带领大家解决数学卷子的问题,这对愿意上台的我来说比较简单。那天下午,80多个小朋友没等到老师、反倒是自己班的小朋友上台讲课,军心一片浮躁,于是便有纪律委员协助维持。小学生的社交以关系画圈,合班后的80人班更是群雄割据,为了获得原别班纪律委员的协助、初入官场的我让渡出一部分特权作为交换——让纪律委员坐在靠讲台的过道听课。当天下午的班级群龙无首,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,于是在万老师回到教室的时候,讲台上下已经坐满二十多个人。现在回想,那时的场景就像一场交响乐会。“唱美声”的我在讲台站着、周围坐着管弦乐团的演奏家、再往后是混声合唱团,好不热闹……事后万老师的教育我早已忘却,但也能总结出“不单独把任务委托给学生”这一条,和前面的经验不谋而合。中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是较弱的,所以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对小朋友的团队协作进行监督和指导,以保证基本的目的达成。

四年级的张倩老师育人掷地有声。她在教学时间中用贴画奖励我们的作业,写得好的同学就能拿到。当时拿到作业册需要撕掉答案上交,某日让我帮助批改作业遂给了我份答案,那天晚上的作业我偷懒抄了答案。第二天批改途中,张老师叫我到讲台质询,她怀疑我的作业抄袭。我为自己的错误扯谎,便说自己写的,张老师相信我、于是便在全班面前吼着宣布:荣典正的作业是自己完成的。这句话以不同的情感、措辞,重复了三遍。她给了我贴画。我想这是一种引导型的教育,引导学生内省自己的行为、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批评。后序老师没有再和我谈话,我想是一种缺位,我的教育实践中应该有零有整。

五六年级本身是高年级,但我却没太多关于老师的记忆。依稀记得五年级的李宁老师是位温柔的伯母、六年级的班主任是略显糊涂的郭少凯老师,对我影响更大的是位支教的任一伦老师。尽管地处郑州市辖区,但我们小学确实是城乡结合部水平的末流小学,不知怎的自己也成了电视里的“支教对象”。任老师来的时候可能是工作没几年,时髦的散发略有烫卷、活泼的语气带着几分对世界的不懈,对我们一群小孩来说,她很酷。作为科学老师,她会带我们开阔眼界,最影响我的是她推荐的《侣行》。这部旅行探险纪录片中的情节,让我在后面的初中生活里也颇富谈资。总之我很感谢她带来的小启蒙。如果让我接触时下的小朋友,我也更愿意向他们讲述我认知中的前沿领域和进步,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、萌生一种憧憬。

我的初中是在郑州市的西北郊,当时比较荒凉。一片田野中,矗立着我那以严厉、半军事管理著名的学校,是无数西郊人心中“离家近”的名校。初中三年,我有两位班主任,付利广老师和张毅老师,一位教数学、另一位教物理。不知是不是什么诅咒,虽然我和老师们关系都很好、但我这两门的学习成绩都谈不上出彩。整个初中,我的成绩大概都在班里中游、偶尔能考到班级前十,这是我一些放荡不羁的大背景。付老师在教我的两年里慢慢摸清我的性格,诸如“喜欢早起”、“管得住自己,管不住别人”、“会做一点东西”和“爱说话”等,在初一让我当班长未遂后便让我参加一些公共活动。从每周日返校的班会讲解到学校英语节、艺术节的活动,我都能得到他的推荐,甚至后来还得了区三好学生、送了我一套《杨红樱小说集》。尽管付老师是一位校内专制的维护者和惩戒者,我在业余还是能从他的行为中感受到父亲一般的关照。似乎每一位男性教师都是这样,难以摸清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切、总会以训斥的方式关照学生,至少在我那个男性教师奇缺的初中是这样。

到了初三时候,我们管自家的班主任叫“毅哥”。毅哥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、对待学生方式极其丰富、对人生和世界都有独特看法、乐于解答学生疑惑的开明型教师,很受我们的尊敬。在他的班里很开心,也许是初三的大家达成了某种“为了中考”的和谐,我们班的氛围很棒。当我班主任时候的他还在抽烟,也是很传奇的境界,经常表演一口气一支烟的绝技等不符合教师规章的事情。后面我们回去看他,发现他已经是年级长、抽烟竟然也给戒掉!此处的感叹号还是表达不出我当时的惊讶,也可能是他当着毕业生的面子、不好意思。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原因,他的毅力和面对不合理要求时候的坚毅。在我初中有一些正常的诉求会被认为不合理,诉求的提出者会被制度惩罚,这时候他会出来保护我们、我就觉得这人能处。毅哥对我的影响也体现在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中,在别的课堂上我认为应该先对学生保持威严以树立个人形象,便是受他的很大影响。

高中的情境和初中惊人相似,高一分科前后的班级都是男性班主任,高一时候的鲁会永老师和后面的万源老师。我升入高中后发现自己仍然是自控能力较强的一种学生,被半军事化的初中管理久了,人的行为也趋于保守。高一时候的老师是“老油条”,从他的职位、阅历和管理班级的方式中都可见一斑。作为集团学校的隐藏boss,我们班很多集团初中的同学都对他的名字有所耳闻,一位可敬、可畏、可信、可靠的老师。高一上学期是我们分校和本部学生分庭抗礼的时光,大概是除此接触高中的内容、大家都能考到一起去,因此我们年级很受器重,以至于本部学生的大学交换周我们也能跟着去。因为鲁老师的行政压力比较大,他很放心地把班级管理交给我——一个从西郊严格初中毕业的学生。高中由于校风相对松弛、风格转向自由,我甚至花了一段时间适应没人管的上学生涯。我当下依旧愧疚将初中的严格与管教施加给同学,我也很难顶上鲁老师的缺口,他所做更多是表达支持我的立场。以此我觉得作为教师,不能完全将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交给学生干部,同龄人之间的人生经验难以复刻,所以应保证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。

关于高中后半段的班主任,由我的一段分享展开:①万源、政治老师、中层、高一下带的我们、我是他的班长、政治课不怎么滴、三观很正也会熏陶我们、危机解除(办社团、发刊物、欠账、想不开、躲起来自己调节、出去时候看到他、请我去吃辣椒炒肉蛋花汤、跟我讲他欠账)、他顾着家里不在的时候我栋梁、他的班级管理模式很不错、小福利(看平凡的世界、陕北话、虽然没人听得懂);②为什么我喜欢这个老师:形象正派、和学生保持威严的亲切、鲜活的形象、民主的管理方式、明辨事理(作为对比,当初让我昏死过去的老师并不好);③小结:我最近的同学,学生关系难处理(过于活泼),我想严肃为先比较好;对学生要耐心处理,来自学校的批评不代表学生是错的。

从我成长的路径来看,每位班主任对我的影响时间短则半年、长则两年半,将来我对学生的影响想必也是这样。在有限的时间内,可能很难形成鲜明的风格,但我想我们至少能展现出自己科学、体察事实的处事形式和教学方式。总之,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最好的自己。

Tagged in :

akimido 的头像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